国内外慢阻肺药物研发对比文献综述

 2023-02-23 22:56:23

选题缘由:

随着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呼吸道疾病,其中尤以慢阻肺最为常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病死率较高,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据北方药学 2012 年第 9 卷第 5 期统计,慢阻肺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 4 位,我国慢阻肺患病率占 40 岁以上人群的 8.2%,现已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对慢阻肺的研究及临床诊治日益重视。GOLD2013版指出,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估计, 2020 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 3 位。

COPD的临床用药分类繁多,但主要是以缓解气流受限为主,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异丙托溴铵,多索茶碱等),糖皮质激素(吸入性丙酸倍氯米松),祛痰药(盐酸氨溴索)等,但是由于或多或少的不良反应,为了尽可能减少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所以COPD新药的的研发及可及性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分析国内外COPD药物的研发切入,探究国内外对COPD类药物研发的现状,以期得出COPD药物的研发趋势和我国该类药物研发应解决的问题,从而提高可及性,造福国内患者。

选题意义:

从国外COPD药物研发来说,国外药企研发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因此担任着新药研发的责任。最近,LABA 和 LAMA 这两大类支气管扩张剂都有一些新品种上市,其中包括 LABA 类的茚达特罗和维兰特罗(尽管后者迄今仅被批准用于和糠酸氟替卡松的组合治疗);以及 LAMA 类的格隆溴铵和 Umeclidinium 等,目前还有很多药物在处于临床期,比如说MABA(GSK961081),因此国外加大对新药的研发将会大大改善患者的生存水平,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从国内目前新药研发体制来说,在当前国内国际环境下,各个国家对新药研发的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针对性。相比国际领先国家而言,我国对新药研发的模式从体制上、投入上、技术上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的制药技术还是以仿制为主,如果能够找到我国的COPD类药物的未来的研发方向,便能够上市新的药物,就可能降低药物的价格,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国内药企,找到仿制药研发方向已成为重要的趋势,而这将会大大地改善我国现有的医疗体制。

所得结论:

从国外的角度来说,开创新的研发方向,研发新的药物,将会为人类找到新的治疗方案,降低疾病死亡率;

从国内药企仿制的路线而言,比如说可以通过改变剂型,或者增添有效成分,来仿制药物,如果能够仿制成功,便会大大降低药物的费用,减轻人民的负担,为我国的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