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语用学视角看外宣翻译中误译现象Analysis on the Mistranslation of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文献综述

 2023-02-24 23:00:06

1.跨文化语用学理论的历史和发展跨文化语用学要以语用学理论作为背景,着眼于不同语言的表层形态、结构方式和话语意义等的比较,深入到语言的深层文化内涵,关注动态语用中的文化差异、语用主体的语用策略等等,体现出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

跨文化语用研究包括三个层面:(1)跨文化语用语言学,即对不同文化中相同或相似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的差异研究、不同文化对言语行为策略选择的差异研究等;(2)跨文化社交语用学,即研究不同文化对各种语用参数的不同解释、不同文化在遵循的会话原则上的差异、不同文化在遵循的礼貌原则及其准则上的差异等;(3)语际语语用学,如对人们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的语用行为以及习得第二语言时的行为模式进行研究跨文化语用学的产生是语用学理论本身发展的结果,有着深刻的学术根源和社会背景。

首先是学科内部发展的需要,语用学理论的提出及分析对西方语言是有相当解释力的。

但随着语用学的发展,基于语用学理论的提出与探讨,非西方文化国家的语用学专家学者开始结合本国的情况研究语用理论,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也就因此而产生了。

不同文化与不同语言的差异性,给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使之成为一门有价值、有潜力的语用学分支学科。

2.中医外宣翻译2.1关于外宣翻译对于外宣翻译,首先要厘清几个概念,即对外宣传和对外传播、对外宣传和对内宣传以及外宣翻译和翻译这几个概念的区别。

对外宣传和对外传播在中文中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在研究中有人又不时地把它与英语中的propaganda纠缠并论。

Propaganda在英语中具有贬义,因此人们容易对对外宣传一词产生负面影响,进而有学者提出要慎用对外宣传这一术语的建议,甚至提出要用对外传播代替对外宣传。

从意义上看,宣传强调单向性,通过传播媒介对受众进行行为影响;传播强调双向性,凸显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