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市场经济不断飞速发展,全球化成了一种趋势,而随着信息和知识时代的到来,供应链也渐渐地在不同企业间形成上下游分工。许多跨国公司逐渐领悟到[1],要想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提高供应链的效率,这样才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取胜。企业与企业之间(Business to Business)的电子商务,成为了提高供应链效率的非常重要手段。而 EDI、ebXML 等 B2B 的电子商务交换标准也就应运而生[2]。通过使用上述的标准,这些跨国公司都纷纷和在世界各地的核心合作伙伴建立起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连接,成功做到了实时地与对方交换数据,改善了供应链的信息交互状况[3]。薛文焕[4]指出随着愈演愈烈的全球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紧密,这些电子商务交换标准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发展出更统一更为高效更为快速的交换标准的声音越来越迫切。王雪冰[5]认为库存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电子商务中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对企业的生产成本、盈利能力以及服务水平等都将有着比以前愈发重要的影响[5]。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作为一种集成化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从企业组织层面化解了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组织隔阂,从供应链整体上优化了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库存管理。另外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也使 VMI 相关领域的许多书面理论转变为可操作的现实[6],VMI 的不断发展运用必将受到更多快速成长企业的持续关注,在国内不断深化“走出去”战略的今天,也必然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7]。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与VMI策略的产生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
张蕾[8]认为电子商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电于商务称作电子交易,主要是指利用 Web提供的通信手段在网上进行的交易:广义的电子商务是包括电子交易在内的 , 利用Web进行的全面商业活动,如市场调查分析、财务核算、生产计划安排、客户联系、物资调配等,所有这些活动涉及企业的内外。并且张蕾的文中主要采用了这种广义电子商务的概念 , 因为它更能反映企业进行电子商务中的供应链管理构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9]。
(二)VMI策略的产生
徐财军[10]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外的一些知名的大公司如宝洁和沃尔玛,就开始探索合作开展一种名为“供应商管理库存”计划,经过一段时期的合作,效果相当显著,明显改善了供应商的按时发货、大大降低了库存、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并由此获得了巨大利益,于是其它企业纷纷效仿[11]。1994-1997 年,美国供应链管理专家斯坦福大学教授 HauL,Lee[12在搜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供应链中的需求扭曲现象进行分析后,用定量分析技术得出各种因素在不同情况下对库存数量的影响程度,在数学理论上进一步证实了 VMI 的巨大作用[13],并指出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这一方式是从根本上减少库存波动影响的最有效措施。Handheld[14]供应商根据零售商的顾客需求率,在预测出每一时间段(如每月、每周甚或每日)需求的基础上一方面可以算出每次配送合理的时间、配送量、配送车辆和配送线路;从而进行统一、均衡、稳定有序的配送补货。Janak Singh[15]和Abdinnour-Helm S[16]觉得另一方面还可以对上游物流系统如分销仓库的设置数量和地点、仓容量、补货周期、补货批量、运输方式以及生产批量、生产提前期、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周期和供应数量做出合理的规定Abdinnour-Helm S[17]和Charles C P[18]文中指出正是国外发达国家在理论和上都认识到供应商管理库存对于整体供应链物流系统巨大优化作用,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就这样开始兴盛起来[19]。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VMI 模式(亦即是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已经受到多方的验证和认可,并且也已经在电子商务上发展出来了许多辅助的模式,如 EDI,ebxml 来提高它的效率。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库存控制的优化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库存控制优化问题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当前流行的电子商务环境下 VMI 库存控制策略。在分析当前问题的前提下以 VMI库存控制问题为研究方向,针对当前已实施 VMI 的企业存在的众多问题,探讨分析解决方案进一步得出优化措施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三)参考文献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